登入  English

期刊論文

期數 第28期(春季號) 
篇名 宋代老子學「以佛解《老》」析論 
作者姓名 江淑君 
頁碼 67-100 
摘要 繼唐代「重玄學」之後,「以佛解《老》」所積澱形成的這股熱潮,在宋代並未有稍退的跡象,儒家士大夫、道士、佛教徒、皇帝臣相等不同身分的人,無不受此風氣影響。因為《老子》的言簡意賅,最可容許後人各引一端,以自成其說。因此,理析這些老學研究者們「如何以佛教的觀點閱讀《老子》?」應是一個值得認真鈎稽的論題。宋人注《老》中,「以佛解《老》」的義理趨向,主要表現在兩方面:其一是直接以摘句的方式,徵引佛典文獻詮解《老子》。被援用的佛典,諸如《首楞嚴經》、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、《六祖壇經》、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等多處可見。其間如何互訓,藉以達到佛、老會通的目的,頗值得關注。其二則是援引佛教專屬的概念命題、術語與老子學說相附會。本文茲以「空」、「真空」;「妄想」、「分別」等佛教概念為代表,說明其間如何與老子思想相證解的概況。此外,零星使用的辭彙更是不勝枚舉,諸如「無我」、「真常」、「無相」、「六入」、「中道」、「不二法門」、「生滅」、「無著」、「無念」、「無染」、「無住」、「法界」等佛教用語在《老子》注語中亦不時出現。相關論點的闡釋,希望對於宋代老子學中「以佛解《老》」的老學特徵,能有更充分的證成與發揮。 
關鍵字 宋代、老子學、以佛解《老》、蘇轍、王雱、葛長庚 
附加檔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