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入  English

期刊論文

期數 第27期(秋季號) 
篇名 由張載、朱熹形上思維的分歧論其功夫重心的移轉 
作者姓名 侯潔之 
頁碼 81-104 
摘要 張、朱二儒的人性論與功夫論皆在宇宙論的基礎上發展而成,且其二者之宇宙論又深受《易》的影響,唯詮解「神」義不同,造成內部義理型態的全盤迥異。在張載,從「神」的作用歸屬,確立了「太虛」高於「氣」的形上地位,則「太虛」與「氣」便在體用關係上,劃開了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層次。展現在實踐意義上,功夫進路必成歸返心性一途,於是重心便落在對太虛之心的把握上。朱熹與張載相同,依宇宙論間架下貫於人,決定了心性論的義理結構。但他把能動意義的「神」下降至形下的層次,則神化的能動性由形而上下降至形而下,成為心之發用。於是凡關涉活動層面者,在朱熹全解為氣,故心情皆屬氣,而功夫重心勢必移轉至能活動的心氣上。終造成道德實踐內在保證的喪失,以致於人在天理的體證上與實踐上終有所隔,造成與張載心性理通貫系統的明顯分歧。 
關鍵字 張載、朱熹、神、理、氣、形而上、功夫論 
附加檔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