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數 | 第45期(春季號) |
---|---|
篇名 | 為詩人辯護: 再論「窮而後工」說在宋代的理論反響 |
作者姓名 | 鍾曉峰 |
頁碼 | 33~60 |
摘要 | 唐人對於詩人多窮的現象開始有更深刻的認識,認為詩人之窮來自於造物者的懲罰,「窮」與詩人有著不解之緣。至北宋歐陽修提出「窮而後工」說,不僅化解詩人與造物之間的對立關係,同時也肯定窮困有助於詩藝之提升。此說一出,影響深遠,促使宋人更為全面深刻地審視「窮」與「工」的關係,進而思考「窮」與詩人創作、作品評價之間的相互脈絡。在此理論反思背景中,「詩能達人」與「窮而不悔」之說也相繼出現,或認為詩可使作者通達,或強調無怨無悔地以詩固窮。上述論點之間的反響與發展,逐漸形成一個彼此對話,自成系統的詩學理論,也是「為詩人辯護」的歷程。 |
關鍵字 | 詩能窮人、窮而後工、詩能達人、窮而不悔、宋詩學 |
附加檔案 | 檔案下載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