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數 | 第46期(秋季號) |
---|---|
篇名 | 探究《群書治要‧孟子》選編篇章所接契於唐太宗的治國之道 |
作者姓名 | 鄭栢彰 |
頁碼 | 35~58 |
摘要 | 本文所勾勒之論述輪廓,首先《群書治要‧孟子》根源於君主同眾人本具的「不忍之心」以成「四端」,並在確立君主務秉此心以行「仁政」後,則可將治國出發點著眼於「仁義」而非「利」。其次,為使臣子得以推行己之仁政,因此一方面需擇賢任才,所謂「天下得人謂之『仁』」;另方面則要君臣以誠相知,使人主得以信任臣子而虛心納諫。最後,君主若能透過佚道使民而不奪農時,並「以民之樂為樂」作為仁政施行依歸,則能契合孟子所描述周文王圃囿雖大,而民亦不以為大之背後涵義,讓君主在觸發仁心同民所樂的共感中,使君民在政治互動上合為一體,並在孟子所揭示君主展現仁政仁心以保其四海之內的施政脈絡下,使執政者在心懷「仁」之觸動下能善始善終。 |
關鍵字 | 《群書治要》、《孟子治要》、《貞觀政要》、唐太宗、仁政 |
附加檔案 | 檔案下載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