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數 | 第38期(春季號) |
---|---|
篇名 | 王念孫「古韻二十二部」形成源流考 |
作者姓名 | 趙永磊 |
頁碼 | 27-56 |
摘要 | 前輩時賢多以為王念孫(1744-1832)初分為「古韻二十一部」,且此說之發明在彼獲見《六書音均表》之前,實則乾隆四十二年(1777),段玉裁(1735-1815)《六書音均表》刊竣,王氏初從段說,析古韻為十七部;其後,所持之說與段氏不同,經校定《六書音均表》,并撰〈古韻十七部韻表〉、〈平入分配說〉以明己說──「古韻二十二部」,即脫胎於段氏「古韻十七部」。王念孫古韻分部與當日學術交流密切相關,尤其在聲調上,初從段玉裁「古無去聲」說;繼而,乾隆四十六年(1781),孔廣森(1752-1786)《詩聲類》稿成,改宗孔氏「古無入聲」說。乾隆五十年初,以周秦兩漢典籍之用韻,韻腳用字有四聲異調相押跡象,因此最終主「古有四聲」說。王念孫聲調觀念屢變,故其韻部體系隨之變更。本文擬就高郵王氏父子諸文稿,鉤沉王念孫古韻分部之梗概,藉期有助於今日學者研治上古音。 |
關鍵字 | 王念孫,段玉裁,孔廣森,古韻二十二部,清代古韻學史 |
附加檔案 | 檔案下載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