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入  English

期刊論文

期數 第33期(秋季號) 
篇名 論魚豢《魏略》的三國史圖像 
作者姓名 王文進 
頁碼 1-34 
摘要 中國歷史上有一段風起雲湧、詭譎多變的分裂時期,這段歷史就是著名的三國時代。所謂三國的歷史,一般是就魏、蜀、吳三國的角逐爭霸史而言,但是真正形成三國風起雲湧的前三國時期,其實才是這段歷史最精采的前奏曲,因此廣義地說則應由漢靈帝(168-189)中平元年(184)「黃巾之亂」開始講起。如在陳壽(233-297)的《三國志》中所描寫的英雄人物往往與「黃巾之亂」息息相關,而北宋的司馬光(1019-1086)在《資治通鑑》中也對「黃巾之亂」一事特別長篇著墨,而日後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的故事,其實就是由「黃巾之亂」帶出「桃園三結義」而展開序幕,直至晉武帝(266-290)於太康元年(280),王濬率軍渡江平吳為止。 但在三國故事流傳的軌跡中,南朝宋裴松之(372-451)所奉敕作的《三國志注》卻是易遭人忽略的環節,尤其在《裴注》中蒐集了許多陳壽生前汰選後棄而不用,或於身後重新發掘之歷史文獻,讓三國史的面貌更為多元與完備。而裴松之《三國志注》對魚豢《魏略》的搜集不僅幫助其中珍貴的曹魏史料得以保存,也成為許多日後所流傳的三國故事之謎的關鍵線索,故《魏略》不僅補充了陳壽《三國志》中對曹魏歷史語焉不詳之處,也提供了後世史家觀察曹魏歷史的另一途徑。 尤其是身為北方曹魏史家的魚豢,也用盡心機藉摧毀敵國蜀漢政權的「三顧茅廬」之神話以破壞劉備(161-223)、孔明(181-234)君臣相知相惜的美談;更試圖捏造魏延「子午奇謀」的詭計,與誇大「孟達來降」之委屈,以突顯諸葛亮拙於戰略,與識人無方的愚昧;更進而突顯蜀漢政爭內鬥的惡況,塑造諸葛亮專權跋扈之形象,完全顛覆傳統對諸葛亮的認知。但魚豢亦不忘強調專美本國曹魏之意,可見在其書中明顯存在偏袒北方曹魏之立場,也相對表現出三國時期,南北對立、劍拔弩張的衝突局面。 是以本文將以魚豢《魏略》為例,深入掘發出處於魏晉分裂之局,各國史家對於歷史事件所做出的不同解讀,藉此釐清三國故事中許多以訛傳訛的來源線索,以更能貼近歷史的真實。 
關鍵字 三國史、裴松之《三國志注》、魚豢、《魏略》、《三國志演義》、諸葛亮、三顧茅廬、子午道奇謀、南北對立 
附加檔案 檔案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