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數 | 第58期 |
---|---|
篇名 | 唐代〈月令〉組詩的物候感知與地誌書寫 |
作者姓名 | 廖美玉 |
頁碼 | 73~98 |
摘要 | 先民生活經驗累積的月令物候知識,除了運用在施政上,發展出天文、曆法的持續觀測與修訂,使自然物候與社會生活始終保持緊密的互動關係。而月令物候知識的普及,除了攸關農業生產的農書,以及社交活動、人情往來的書儀等應用文書外,藉由詩歌傳唱所發揮的教習功能,南北朝已出現〈月令〉組詩,入唐而尤有長足發展,從敦煌的民間傳唱,至中唐的文人社群,再到李賀洛陽府試的應試詩,在時間上綿延了二、三百年,地域上跨越了江南、敦煌與洛陽。本文分別從「月令物候知識體系的傳播與教習」、「民間〈月令〉組詩:在物候流轉中顯影的征婦群體」、「中唐文人集體創作的〈狀江南〉與〈憶長安〉」與「李賀〈十二月樂詞〉所映現的都會性與物候期」四個面向加以探究,尤其著重發揮人地關係的地誌書寫特性,映現出特定地理區域的自然物候、日常生活與社會文化,在傳統的地理志、方志、風俗志等文獻記述之外,為區域地誌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面向。
|
關鍵字 | 月令、組詩、物候、地誌、唐代 |
附加檔案 | 檔案下載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