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
《清華簡(玖)•禱辭》發布至今,歷經眾多學者的努力與研究,雖然基礎的章句訓詁與文意詮解已然大致底定,但是還有諸多祭祀相關問題尚未揭開謎底。深究其文獻性質,當是為了有實際祭禱需求的州里邑主們所設計的格式化應用文體。為了滿足戰國楚地各層、各地的州里邑主實際行政需求,〈禱辭〉簡文內容有可能不是一時、一地、一人之作,而是由各種類別、層次的禮節儀式適量擷取實際祭禱所需意涵,拼湊而為現今所見八則禱辭的規模。每則禱辭在實際使用時只要填入地名(州里邑名)、人名(邑主之名)、祭禱對象、祭禱目的,便可隨時因應邑主實際祭祀所需重新拆卸、組合,屬於相當便利的格式化應用文體。論文將依次討論以下與祭祀相關的議題:「命落」是指社祠新成的落成典禮、「繁邑寔始昌」是無標記的條件句、篇中「藏」字、「獻」字、「畜」字皆是獻祭之意。「東方之白馬」,其中東方擷取自望祭,而西方色白,可以克木、止風、「使君鬯食」的「鬯」不是秬鬯,「食」是獻祭精米、獻龜是獻祭楚國盛產之物、末段所驅之「百蟲」、「鹿、彘」、「百種皆集」皆與蜡祭相關。禮失而求諸野,〈禱辭〉即是層層降禮、殺禮之後的成果。尋其伏脈,尚可想見未曾降禮、殺禮之前的周代社祭恢弘規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