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入  English

期刊論文

期數 第45期 
篇名 朱熹「格物致知」說的工夫論進路詮釋 
作者姓名 藤井倫明 
頁碼 81~106 
摘要 本文徹底根據朱子自身的思惟邏輯,探討朱子的「格物致知」論結構。闡明朱子認為人「心」中具有完美無缺的「理」(萬理),亦即具備這世界的萬事萬物之「理」。在這個意義上,人本來是「全知」的。但因為「知」被「氣稟所拘」、被「人欲所蔽」,導致其無法完全發揮其完整的作用。而「誠意」則可以解釋為:使「情」成為「實」的工夫,就是使「意」(情)成為「一於理」,或者是使「意」「純於義理」的工夫。換言之,使「意」(情)成為「實」的工夫,也就是在使「意」(情)的根據,成為純?的「理」的此種行為。而當「行為」的動機能夠成為根據「性」而來的「情」,則從「性」到「行為」一路發展的行程才會貫穿,也就能活化、恢復心原本所具有的道德所以能成立的結構(「性」→「情」→「行為」)。 因此「致知」的目的就在使「心」活化、恢復作為本體的「性」(仁、義、禮、智),並正常地作為「情」(惻隱、羞惡、恭敬、是非)而展現出來的功能。所以,透過「格物窮理」在心內產生的變化,並不是「知」在量上的增加,而是人內在之「知」自身的恢復、活化。然「心」(內)這一層次上的工夫-「致知」,須透過「物」(外)這一層次上的工夫-「格物」才能完成。而朱子採用的方式就是:透過究明外在的萬事、萬物之「理」這一工夫,以使人們喚起、憶起「理」的內在於己身,使「理」所具有的作為本體的功能可以正常起動,而此種方式就是朱子所謂的「格物致知」。
 
關鍵字 朱子、知、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大學 
附加檔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