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入  English

期刊論文

期數 第44期 
篇名 「神解」之外:江澂《道德真經疏義》對宋徽宗御注《老子》之闡發 
作者姓名 江淑君 
頁碼 31~59 
摘要 《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》頒示天下之後,太學生江澂曾為之疏解,寫成《道德真經疏義》一書。在宋代老子學的學術舞臺上,《老子》文本,經由徽宗「注解」,再到江澂「疏義」,君臣之間的推廣衍義,確實達到一個新的顛峰時期。《疏義》既是針對御注《老子》而來,將二者吸納成為一個有機連繫的整體而加以闡幽發微,進行相關學術論題的反省思考,當該是值得認真勾稽的議題。江澂雖然標榜御注《老子》為「神解」,然而對於御注的義理闡發,實非亦步亦趨、簡單沿襲而已。其一方面多所承繼發揚,另一方面也自下己意,在「神解」之外,充分發揮了一些不同於君王的看法。其間岔出徽宗「神解」的義理脈絡之外,以建構屬於自家老學觀點的地方也是有的。因此,本論文的焦點即在於理析江澂如何閱讀徽宗的注解《老子》,擬以兩條進路作為探究的切入點:一是就《疏義》「深化御注《老子》中的儒家意識」而言,申說江澂更為強烈鮮明的儒家精神。疏文中,他熱切期盼徽宗能以堯、舜作為理想君王的傚仿楷模;以孔子、顏回等儒者形象作為老子相關學說的代言人;特別喜歡將儒家的仁政之說與老子政治思想相叩合;又大量援引儒典文獻或其哲學命題來證解《老子》相關學說等等。凡此,在在顯示出江澂更為深刻的儒家傾向;二則是就《疏義》「對御注《老子》傾向『無為』一邊的義理轉化」而言,深入剖析江澂理解的「無為」,並非如御注以「因其固然,付之自爾」為主要內容,徽宗言「不立一物」、「不廢一物」,終至於有消極守成、無所作為的傾向。江澂的重點則在於極力綰合「無為」、「有為」的「體」、「用」關係,深刻論證彼此相依相須、缺一不可的義理架構,以轉化御注偏執「無為」的趨向。此君臣注《老》的整體性觀察,對於宋代老子學各式詮解取向的多元化樣貌而言,當能使其具體輪廓更加清晰完整,俾使當期相關專題、專家的研究,更為詳實周備。
 
關鍵字 宋徽宗、江澂、御注《老子》、《道德真經疏義》、老子學 
附加檔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