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入  English

期刊論文

期數 第35期 
篇名 序 
作者姓名 陳麗桂 
頁碼  
摘要 本刊自第三十一期改為半年刊以來,始終朝著量少質精的目標努力。企圖藉由開放的徵稿措施與嚴格的審查制度以加強競爭,提昇品質。本期稿件入選率為百分之五十,其中三篇為外稿,約佔四成左右。內容有經學,有文學,有語言學,有章法學,有宗教。或探索古經之現代意義,或研論子書之哲學價值;有中國學術之辨析,也有域外公藏檔案之考校。 林素英教授的〈從《禮記》探究〈中庸〉之義旨〉參照相關的簡文資料,回歸到《禮記》中,確認〈中庸〉兼具內聖、外王價值,並論述《中庸章句》對〈中庸〉本義的歧出,從而評斷〈中庸〉在儒學思想史上的地位。 陳滿銘教授的〈論篇章辭章學〉,依「情經辭緯」的準則,以探討辭章篇章,確定篇章的內涵為「意象」、「章法」及「主旨」、「風格」。就辭章之「多、二、一(0)」結構看來,「章法」、「意象」屬「多」;形象思維(陰)與邏輯思維(陽)屬「二」;「主旨」、「風格」則為「一(0)」。 鍾玖英教授的〈潛顯對立與轉化的語言理論〉論述近年來創新和推動語言學科學化的新理論-潛顯對立理論,及其具代表性且有卓著貢獻的學者-王希杰與于根元的重要論點與貢獻。 謝聰輝教授〈臺灣正一道壇獻供儀式與內涵析論〉,以臺灣正一派道壇中道法二門與靈寶道士闡行的獻供儀式為範圍,詮釋臺灣道教齋醮科儀中獻供儀節的形式結構、淵源傳承與內涵意義,以及整體的藝術表現特質。 王妙純教授的〈《世說新語‧傷逝篇》新探〉以《世說新語‧傷逝篇》所提供的多樣悲傷面貌,以觀測魏晉士人的悲傷面貌及其所展現的悲傷情懷。 張健教授的〈雨村詩話研究〉探討清李調元《雨村詩話》中所呈現的詩學原理論與方法論,及對漢魏六朝詩與唐詩的批評。 黃明理教授〈論歸有光的張貞女敘述〉,透過歸有光文集中諸多有關張貞女事跡的各類記述篇章,探討其記述頻繁之因由、《明史‧列女傳》採載此事之意義,暨歸文與《明史》記載之出入,從而理解其在歸有光生命中的意義。 賴貴三〈荷蘭萊頓大學漢學研究院典藏印尼華僑「吧國公堂」檔案暨匾聯木牌考釋校記〉參酌荷蘭萊頓大學包樂史、廈門大學吳鳳斌二位教授合作整理出版之專書、陸子明與許雲樵專文,以及他本人對校觀善比較的心得筆記,會通融合,以考校該校漢學研究院所典藏雅加達華堂「吧國公堂」內的檔案暨匾聯碑記,以略知昔日吧達維亞華僑社會管理的實況,對於東南亞華僑社會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。 以上七篇各自經由不同的角度切入,採用不同的策略,去探索他們所關切的論題,展現出不同的性格與風貌,卻有著同樣可觀的品質。 這樣的堅持,仍要繼續下去,我們期待今後的每一期都能有更高的水準表現,也熱切歡迎校內外,甚至海內外漢學界專家學者的賜稿支持與指教。
 
關鍵字 序 
附加檔案